2025-01-26 03:48 点击次数:136
大皖新闻讯 “作为国家级非遗庐剧的传承人,不仅肩负着保护和传承庐剧文化的重任,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将这一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挑战。”1月22日,安徽省人大代表、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段婷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,建议安徽结合戏曲的文化特色,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,如戏曲主题公园、戏曲文化体验村等,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,能够亲身体验到非遗的魅力。同时建议,将非遗展示纳入地方旅游路线,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元素。

现状:戏曲的年轻观众基础正在逐渐缩小
段婷婷告诉记者,近年来,安徽朝着文化强省的目标前进,庐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在安徽人民的生活中出现和成长起来,是地方民众情感交流的产物,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其传承与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“现实情况是,近年来戏曲的年轻观众基础正在逐渐缩小,从戏曲自身的文化内涵出发,现代年轻人缺乏喜爱传统戏曲的土壤和文化背景。”段婷婷坦言,安徽作为戏曲大省,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广泛的群众基础,保护与传承日益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,为文旅事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“传统文化急需与新形式相结合,以实物展陈的形式,打造文旅+演艺的融合型产品,更多更好展示在公众面前,让广大人民群众领会到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”段婷婷称,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,戏曲艺术的合理利用与传承,不仅能够丰富安徽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,提升旅游品质,还能有效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,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共赢局面。
建议:结合戏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
为此,段婷婷提出,建议安徽结合戏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,“可以结合戏曲的文化特色,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,如戏曲主题公园、戏曲文化体验村等,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,能够亲身体验到非遗的魅力。”此外,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合作,将非遗展示纳入地方旅游路线,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元素。
“我认为可以多举办戏曲艺术节庆活动,比如定期在合肥市新文化聚集地骆岗公园、合柴1912、新粮仓、磨滩旅游度假区等举办戏曲文化周,通过演出、讲座、工作坊等形式,吸引游客参与,增加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的传播。”段婷婷建议,可以出版发行安徽戏曲纪念邮票、邮封,也可考虑以安徽地方戏代表人物严凤英、丁玉兰、李宝琴等为其中主题人物,发行一系列戏曲纪念邮票。
此外,段婷婷认为,安徽可以积极拓展演出形式,发挥戏曲作为安徽地方文化名片的作用。结合线上线下,探索沉浸式、互动式等新型演出形式,鼓励戏曲创作者结合现代审美需求,创作反映当代生活、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。同时,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如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,创新庐剧戏曲的演出形式,扩大受众面,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。
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余康生 姚一鸣 刘旸 魏鑫鑫
编辑 张思平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